錢是存來的,不是高薪就會有錢
這句話乍聽會覺得是只知節流不會開源的人說出來的話,但仔細想想這句話一點也沒錯,如果賺得多花得也多,那最終結果一樣是沒錢;如果賺得少旦省得下錢,最後仍舊可以有存款。
現在台灣人的薪水總歸來說是低薪,就算一流大學畢業的我,出社會的第一份薪水也沒有比較高,也一樣有不合勞基法的試用期,但這篇不是要說台灣的就業環境有多差,而是明知在這樣的情況下,到底有沒有可能存到錢?
1. 南部薪水 vs. 北部薪水
北部薪水確實優於南部,不過薪水高低並不是存到錢的關鍵,如果你家本身不在你工作的地方,那麼房租絕對會大大減少你存錢的多寡,薪水扣掉必要開銷的高低才是存錢的關鍵。
2. 海外工作 vs. 國內工作
海外薪資非常誘人,尤其同文同種的大陸更是開出許多驚人數字,不過,我覺得海外工作比較重要的是在經驗與自我挑戰,如果單就存錢這塊來說,倒不一定存得到錢,當人越拼命在工作上,可能花得錢反而更多,因為人會有犒賞自己的心理。
像我一個朋友的姊姊,在大陸工作兩年就沒存到錢,因為都把錢投資在自己身上,例如去按摩、護膚之類的,離鄉背井缺少朋友與家人陪伴,除了天天工作,難得休息不曉得幹麻,就只想讓自己享受一下。所以當你在異鄉拼命工作幾年後,可能會發現自己沒存什麼錢,或是存了錢卻失去健康。
綜合以上兩點,可以發現存到錢的關鍵真的不在薪水高低。
以我為例,我就是在國內工作,而且是南部工作的人,這兩個點可以同等一句話就是「薪水低」,但有意思的是,我是我朋友圈裡第一個存到一桶金的人,我朋友有在台北大公司工作,也有更懂得開源做副業的朋友,但為什麼反而是我先達標?其實只要做好金錢規劃,確實執行,即便是不懂投資、薪水低的人,一樣可以存到錢。
不過我要強調一下,並不是叫大家認份低薪,還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薪水,並且學習理財,然後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,向完成夢想前進。只是台灣現實環境如此,不要去期待別人改變現狀,而是要自己站在原起點去改變自己的現狀。
如果現階段對你來說,能力培養、實戰經驗或其他事情比存錢更重要,那就去做,有錢沒錢從來就不是什麼指標,只是看人現階段要的是什麼。
你投資在哪裡,你就會得到什麼。
投資在衣服美妝,你會得到美貌;投資在學習,你會得到知識;投資在存錢,你就會得到一桶金。如果你什麼都沒付出,那就什麼都得不到,世界上沒有天上掉下來的禮物。
人投資在哪裡,就會得到什麼。----Showeruru
留言
張貼留言